close

【讀書心得】香水 by徐四金 一個以描寫氣味為主題的小說

她的臉蛋、她的身體,他早就不復記憶,
然而他已經保存了她最美好的部分——
她的香氣。


  德國文壇大師
  徐四金經典代表作
  70誕辰紀念版


  ★譯成55種語文版本,全球銷量突破2000萬冊
  ★改編同名電影和Netflix影集,電影由達斯汀.霍夫曼、班.維蕭主演
  ★作家張亦絢專文導讀,18位文化界名家共「香」盛舉
  ★書封上的香水瓶採用打凸加工,若隱若現,讓人想起故事裡浮動的暗香

  人類固然可以閉上眼睛,裝作看不見眼前的美景;
  固然可以摀住耳朵,假裝聽不見耳邊的旋律,
  卻無法擺脫和呼吸同在的氣味……

  他出生在散發魚腥味和腐臭的魚攤前,生活在彌漫體味和屍臭的巴黎;

他調製的第一支香水混合了茉莉和麝香,

失手殺死第一個女孩的多年後,仍能聞到她身上的海風和杏花香。

  在嗅覺天才葛奴乙腦中分門別類的氣味王國裡,他主宰所有的氣味,

但自己的身上卻沒有任何味道。葛奴乙的感情同樣無色無味,他從來不曉得情為何物,直到那天一陣香氣竄進鼻腔。

當他嗅到牆後紅髮少女含苞待放的清香,既沒有愛過人,也不被人所愛的葛奴乙,竟親身體會到戀愛的幸福。

  這令人為之瘋狂的香氣,他要一絲不漏地據為己有。他要像從她身上剝下一層皮那樣,

確確實實地把她變作一支專屬於自己的香水,一件氣味王國裡永恆的收藏……

  /

  德國文壇大師徐四金的經典代表作,絕妙的氣味描寫使文字昇華,
  讓你看到、聞到、聽到、嘗到、摸到主角葛奴乙所經歷的一切。
  幻化於人與魔之間,遊走在神聖與病態之界,
  葛奴乙是稀世難求的天才,還是喪心病狂的瘋子?
  他對極致之美的追求,究竟是最純粹的愛,還是最邪惡的罪?

 

 

 

---

這次介紹的書叫【香水】,是一本歷史虛構+諷刺寫實+些許魔幻色彩的長篇小說。

很奇特的是,這故事是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,卻是一個德國人所寫。

書名雖叫香水,但故事一點都不典雅,反而非常的醜惡,

讓Lydia涵想起之前看過的法國小說左拉所寫的【人面獸心】。但相比之下【人面獸心】還是寫的更變態。

你看完內容內心絕對不會很舒服。

 

香水的內容並不是介紹各式各樣的香水,而是一個香水學徒謀害25名無辜女子的故事,

但故事並沒琢磨在殺人的過程和心理,大多著重在浩瀚無邊的嗅覺世界,

及無形的心理活動,你在內容中無處都可以看到人性的醜惡偽善與陰暗面。

透過主角葛奴乙,我們能看到他是廣大的氣味王國裡的國王,

他是一個敏銳的嗅覺天才,能辨別香水的成分並製作出美妙的香水。

但這樣的人卻是一個擁有自戀人格,戀物癖、毫無憐憫心的一個人,

有在看犯罪案件故事的人,一定會發現葛奴乙這人擁有很多殺人兇手扭曲的人格特質,

他殺動物、殺人只為了攫取他們身上他想要的氣味香氣,

謀殺只是為了永遠擁有,因為死掉的人事物是不會反抗及說話的。

他對權力地位視如糞土,卻視香氣氣味為廣大的精神泉源。

 

整本小說儼然是一個以味道築構的世界觀,關於氣味的形容描寫多到數不勝數,

是以嗅覺為主題的小說。

一般的小說寫風景外觀為寫景色描述,

但香水全程都是用味道、氣味、臭味、香味來描寫人事物,是很特別的敘述方式。

香水這部小說出來後,當年在德國就賣了40萬本,

被翻譯成42種語言,全球銷量已超過1500萬冊,不只是很暢銷的文學作品,也曾經改編成電影。

據說有很多評論家說說葛奴乙這個主角,塑造很像另一個版本希特勒,也有被作者承認,

老實講,葛奴乙撇開殺人殺動物沒有感情這點,他真的是一個香水鬼才,

光憑氣味就能知道是什麼材料,還能調配出各式各樣的香水,甚至為了追尋香味氣味之路,

去做學徒,做學徒過程中卑躬屈膝不喊累不喊苦,只為了他的氣味世界。

然後裡面很玄很奇幻的一點是,

葛奴乙能靠著氣味讓他人對他愛自己恨自己,操控人心,這能力也太逆天,

好在真實的香水沒有這種能力,不然香水師傅都要嚴格篩選品格道德了🤔,

而且以他的惡念,他想害死多少人也行😱

光細想就可怕,當然這看起來就是在影射。

把香水這個比喻換掉,也可以是有很好的口才,有煽動群眾的能力等。

最後葛奴乙的下場也極據戲劇性,也滿符合他的下場,剛好也貫穿主題香水,收尾上還滿不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ydia涵 的頭像
    Lydia涵

    Lydia涵的小窩

    Lydia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