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想飛的鋼琴少年】是位天才兒童追逐夢想的故事。
維多的演員泰歐·蓋爾基現實中也是個鋼琴神童,
當年在電影裡的鋼琴曲都是實際現場上陣,曾經來過台灣演奏,精勘的琴藝有目共睹。
▲ 小時的維多跟栽培他的母親。
起先,故事開始是主角維多因媽媽因素先碰了鋼琴,然而因為從小就被他爺爺灌輸好奇心的觀念,
再加上他本身天才的資質,他的學習狀況就比別人好。
但問題點起初鋼琴是他的父母逼迫得,所以他過去對於鋼琴是有壓力心裡,
不想人生就這樣受他人擺布,這也使維特想逃避這種壓力。
他選擇以撞壞頭裝傻解脫這份束縛。
至於維多之後如何經營股票,如何隱瞞事實,這些人小鬼大的表現都讓人會想大笑。
對他而言,經商只是工具、彈琴只是抒發情感,而他真正想要的,是那任他自由飛翔的一片寬廣天空。
其實說到這種主角是天才型的劇情,會讓我想到很多類似的電影,但是如果要提到本土片的話,
Lydia涵第一個想到的是『魯冰花』。同樣是天才型的主角,維多有母親的後天栽培,
而古阿明卻因為環境與時勢而鬱鬱而終。拿出來一併比較的話,
其實可以發現是過猶不及的兩種後天環境(但是相較之下,維多還是比較幸運的多,至少他可以獲得發光的舞台以及機會)。
▲祖孫倆的對話很多讓人印象深刻。
▲開飛機是維多跟爺爺的夢想。
▲爺爺也支持著維特的夢想。
在劇中一段維多終於開上小飛機飛向天空,完成了跟爺爺的夢想的同時,
也飛向了之前討厭的鋼琴老師那裏學習更高深的琴藝。
最後他發現他並不討厭鋼琴,只是不想是以討好他人歡心才彈鋼琴。
這段完全呼籲了主旨-想飛的鋼琴少年。
這邊他完成了家人對他的期待,和他對鋼琴的熱愛,兩者沒有牴觸。
在劇中最經典的句子無疑是爺爺對維多說的話:
「假如你無法做決定,那你就必須捨棄一些東西」
很多時候大人老一輩會把人生中未完成的夢想希望,虛榮心驅使下加諸壓力在小孩身上,嚴重之下,可能就忽略了小孩的感受。
並不知道小孩其實可能不喜歡不需要。
尤其天才小孩更不能這樣教育,只會更加反抗,因為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人生。
這部電影的配樂很多都是鋼琴曲,音樂優美,
整個劇情不會太過突兀,是現實與理想並存,追夢也有顧及現實層面的勵志故事。
預告片
2010年曾來台